6-35 何為粉塵比電阻?為什么粉塵的比電阻過大或過小都會降低電除塵器的效率?
【答】 粉塵比電阻是評定粉塵導電性能的一個指標,對除塵器的有效運行具有顯著的影響。其定義式為
b UA
R I δ
=
,U 為施加在粉塵層上的電壓,I 為通過粉塵層的電壓,A 為粉塵層面積,δ為粉塵層的厚度。粉塵按比電阻值大小分為低阻型(< 104 cm Ω?)、正常型(104 ~ 1011 cm Ω?)、高阻型(> 1011 cm Ω?)粉塵的比電阻過大使得塵粒放電緩慢,易導致“反電暈”現象;粉塵的比電阻過小,粉塵放電迅速,可能導致二次揚塵;唯有正常型塵粒才能以正常速度放出電荷,一般都能獲得較高的除塵效率。
6-36 除塵器的選擇應考慮哪些因素?
【答】 ① 含塵氣體的化學成化、腐蝕性、爆炸性、溫度、濕度、露點、氣體量和含塵濃度。② 粉塵的化學成分、密度、粒徑分布、腐蝕性、親水性、磨琢度、比電阻、黏結性、纖維性和可燃性、爆炸性。③經除塵器凈化處理后的氣體的容許排放標準。④ 除塵器的壓力損失與除塵效率。⑤ 粉塵的回收價值和回收利用形式。⑥ 除塵器的設備費、運行費、使用壽命、場地布置及外部水源、電源條件等。⑦ 維護管理的繁簡程度。
7-1 完整的空調系統應由哪些設備、構件所組成?
【答】 完整的空調系統應由空調及其冷熱源設備、介質輸配系統、調控系統和受控環境空間這幾部分所組成。
7-2 試述空調系統的主要分類與劃分原則。
【答】 空調系統按空調環控內容與水準可分為工藝性或舒適性空調系統。按空氣處理設備的集中程度可分為集中式空調系統、半集中式空調系統、分散式空調系統。按負擔室內熱濕負荷所用的介質可分為全空氣系統、空氣—水式空調系統、全水式空調系統、冷劑式空調系統。按系統風量調節方式分為定風量空調系統、變風量空調系統。按系統風管內風速大小分為低速空調系統、高速空調系統。按熱量傳遞(移動)的原理分為對流式空調系統和輻射式空調系統。就全空氣系統而言,按被處理空氣的來源分為封閉式空調系統、直流式空調系統、混合式空調系統,按空氣調節區送風參數的數量分為單風管空調系統和雙風管空調系統。
工程實踐中,空氣系統的具體劃分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 系統內各房間鄰近且位于同一朝向、層次或區段,負荷特性較為一致;② 系統內各房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溫濕度、潔凈度和噪聲級等環控參數要求或其他環控要求;③系統內各房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使用班次及運行特點;④應盡量減少風道長度,避免重復,以便于施工、管理和調試;⑤ 系統規模不宜過大,注意與設備的容量,性能相匹配,利于調節、使用、維護與降噪;⑥ 系統初投資和運行費用能夠達到綜合節省。
7-3
試述封閉式系統、直流式系統和混合式系統的系統形式及其優缺點。
【答】 全部循環使用空氣調節區的回風,不補充新風的系統稱為封閉式空調系統;全部使用新風不使用回風的系統稱為直流式空調系統;而使用部分新風部分回風的系統稱為混合式空調系統。封閉式系統可以節能,但不符合衛生要求,主要用于工藝設備內部的空調和很少有人愿出入但對溫度、濕度有要求的物資倉庫等;直流式系統能量損失很大,只在有特殊要求的放射性實驗室、散發大量有害(毒)物的車間及無菌手術室等場合應用。封閉式和直流式系統都只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對于絕大多數場合,往往需要綜合兩者的利弊,即采用混合式空調系統。
7-4 全空氣空調系統幾個環節的風量平衡關系如何?
【答】 如圖7.1,L 為設計工況下房間的送風量,L X 從回風口吸走的循環風量,L S 為在室內正壓作用下經門窗縫隙向外滲透的風量,L W 為空調器使用的新風量,L H 為回風量,L P 則是該系統應向外界排除的風量。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可以寫出相應的風量平衡關系式:① 對空調房間:X S L L L =+ ② 對于空調器:H W L L L =+③ 對空調系統:W S P L L L =+。
7-5 兩種干、濕球溫度分別為36℃、26℃和26℃、19℃的空氣以1:3的比例混合,求混合后的i 、d 、t (大氣壓力為101.325 kPa)。
圖7.1 空系統風量平衡關系